【代下一1】「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国位坚固;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使他甚为尊大。」
-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国位坚固」(1节),原文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使自己的国度坚定」(英文ESV译本)。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大卫晚年宫廷中的明争暗斗,以及所罗门登基之后的曲折(王上一1-二46),但本书却一笔带过,让读者定睛在神的工作上:神信守为大卫「建立家室」(代上十七25)的应许,绝不允许国度和圣殿的计划被干扰。神过去怎样坚固大卫(代上十一10),「与他同在」(代上十一9),使他「甚为尊大」(代上二十九25);现在也照样坚固所罗门,「与他同在,使他甚为尊大」(1节)。
- 《历代志》并没有详述人的软弱和失败,而是强调神在历史中的带领。每逢君王在多难之秋继位的时候,作者往往不提前王的过失,而是用新王的「自强」(十二13)、「渐渐强盛」(十三21)、「奋勇自强」(十七1;二十一4;二十三1)或「力图自强」(三十二5),让我们看到神要把历史带向祂所命定的方向。
- 《历代志》所关注的是所罗门在圣殿计划中的角色,而不是所罗门生平的丰功伟绩。因此,虽然一至九章引用了王上一至十一章的许多资料,但重点和结构却不相同,乃是省略了许多无关的细节,整体组成一个以圣殿为中心的交错对称结构:
- A. 神赐给所罗门的智慧和财富(一1-17);
- B. 所罗门为圣殿作准备(二1-18);
- C. 所罗门建造圣殿(三1-五1);
- C1. 所罗门奉献圣殿(五2-七22);
- B1. 所罗门完成圣殿和其他建筑的工程(八1-16);
- A1. 神赐给所罗门的智慧和财富(八17-九28)。
【代下一2】「所罗门吩咐以色列众人,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审判官、首领与族长都来。」
【代下一3】「所罗门和会众都往基遍的邱坛去,因那里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
【代下一4】「只是神的约柜,大卫已经从基列·耶琳搬到他所预备的地方,因他曾在耶路撒冷为约柜支搭了帐幕,」
【代下一5】「并且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所造的铜坛也在基遍耶和华的会幕前。所罗门和会众都就近坛前。」
【代下一6】「所罗门上到耶和华面前会幕的铜坛那里,献一千牺牲为燔祭。」
- 所罗门的「国位坚固」(1节;王上二46)之后,《列王纪》首先提到他「与埃及王法老结亲」(王上三1),强调人的软弱。而《历代志》却把重点放在圣殿的计划上,所以首先提到所罗门前往基遍献祭(2-6节),领受从神而来的智慧和财富,准备为神建殿。
- 这里特地提到「比撒列所造的铜坛」(5节),因为神「提他的名召他,又以神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聪明、知识」(出三十五30-31),建造会幕。而所罗门将成为第二个「比撒列」,神也要「使他有谋略聪明,可以为耶和华建造殿宇」(二12)。
- 「基遍」(3节)位于便雅悯支派境内,是利未人的城邑(书二十一17),距离大卫城大约14公里。示罗被毁之后(撒上四),「摩西在旷野所造之耶和华的帐幕和燔祭坛都在基遍的高处」(代上二十一29)。大卫把约柜接到耶路撒冷后,会幕和铜祭坛还留在基遍(3-5节)。
- 「邱坛」(3节)原文是「高地、高处」,指在山岗上的露天祭坛,本来是迦南人和周围外邦人敬拜偶像的地方,被律法所禁止(民三十三52)。摩西嘱咐百姓:「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惟独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你就要在那里献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申十二13-14),但经过四百多年,百姓在律法上越来越不严谨,开始效法迦南人「在邱坛献祭」(王上三2),以为只要邱坛上「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3节)就可以了,结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开始只是敬拜的形式不严谨,很快就连敬拜的实际都没有了。因此,虽然所罗门「上到耶和华面前会幕的铜坛那里,献一千牺牲为燔祭」(6节),心意蒙神悦纳,但神却不能接受人把「神的会幕」和偶像的「邱坛」掺杂在一起,祂定意要所罗门按圣灵所指示的样式建造圣殿(代上二十八19)。
- 今天,许多人也常常把圣经的真理和人的学问、道理、方法掺杂在一起,把讲台变成「邱坛上的会幕」。我们应当谨记保罗所说的:「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2、4-5)。
【代下一7】「当夜,神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代下一8】「所罗门对神说:『祢曾向我父大卫大施慈爱,使我接续他作王。」
【代下一9】「耶和华神啊,现在求祢成就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因祢立我作这民的王,他们如同地上尘沙那样多。」
【代下一10】「求祢赐我智慧聪明,我好在这民前出入;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 所罗门的话(8-9节),表明他承认自己就是大卫之约(代上十七7-14)的实现。
- 「出入」(10节)指处事和执政。
- 「判断」(10节)原文是「管理、治理、审判」。
- 「聪明」(10节)原文是「知识」。
- 在《列王记》中, 所罗门所求「智慧」(王上三9)的原文是「能听的心」,强调所罗门求智慧的目的,是为了「断案」(王上三28)。但在《历代志》中, 所罗门所求「智慧」(10、11、12节)的原文是「睿智、智慧」,强调神赐智慧的目的,是为了「使他有谋略聪明,可以为耶和华建造殿宇」(二12)。
【代下一11】「神对所罗门说:『我已立你作我民的王。你既有这心意,并不求资财、丰富、尊荣,也不求灭绝那恨你之人的性命,又不求大寿数,只求智慧聪明好判断我的民;」
【代下一12】「我必赐你智慧聪明,也必赐你资财、丰富、尊荣。在你以前的列王都没有这样,在你以后也必没有这样的。』」
- 神喜悦所罗门「只求智慧聪明好判断我的民」(11节),表明国度的计划是神关心的重点。
- 神赐下「智慧聪明」(12节),应验了大卫的祝福:「但愿耶和华赐你聪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国,遵行耶和华——你神的律法」(代上二十二12)。并且神所赐的比所罗门所求的更多,不但有「智慧聪明」以管理国度,还有「资财、丰富、尊荣」(12节)以建造圣殿。神既然定意要建造圣殿,神就会负责赐下所需要智慧和财富。同样,神既然要我们建造基督的身体教会,神也会负责赐下属灵的恩赐(林前十二7-12)。
- 《历代志》略去了《列王纪》中神给所罗门「长寿」(王上三14)的有条件应许。由于所罗门后来没有效法大卫顺服神,所以最终也没能长寿,死时大约只有60岁。
【代下一13】「于是,所罗门从基遍邱坛会幕前回到耶路撒冷,治理以色列人。」
【代下一14】「所罗门聚集战车马兵,有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二千名,安置在屯车的城邑和耶路撒冷,就是王那里。」
【代下一15】「王在耶路撒冷使金银多如石头,香柏木多如高原的桑树。」
【代下一16】「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带来的,是王的商人一群一群按着定价买来的。」
【代下一17】「他们从埃及买来的车,每辆价银六百舍客勒,马每匹一百五十舍客勒。赫人诸王和亚兰诸王所买的车马,也是按这价值经他们手买来的。」
- 所罗门「有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二千名」(14节),但这些「战车马兵」(14节)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当时以色列周围的列国都陷入青铜时代崩溃时期(Bronze Age Collapse,主前1200-900年):南方的埃及进入后王朝时期,国力衰弱,无力对外扩张;北方的亚兰分裂成许多小国,臣服于以色列;而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正处于衰弱时期,要到九十年后新亚述帝国的那西尔帕二世(Ashurnasirpal II,主前883-859年在位)时期才开始对外扩张。因此,神已经与所罗门同在(1节),这些马兵只是摆设,毫无用处。
- 「马兵」(14节)原文是「马」或「骑马者」。当时的战车常常每辆配置三匹马,两匹拉车,一匹后备。
- 「耶路撒冷」(14节)位于犹大山地,并不适合战车马兵的行动。因此,安置在「耶路撒冷」的战车马兵,完全是用来炫耀排场的。
- 「带来」和「一群一群」(16节)原文是同一个词,既可以理解为「聚集」,也可以理解为「古厄」。「古厄 Kue」位于小亚细亚的基利家。因此,「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带来的,是王的商人一群一群按着定价买来的」(16节),更可译为「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和古厄来的,是王的商人从古厄按着定价买来的」(英文ESV、NASB译本)。当时最好的车是南方的埃及制造的,最好的马是北方的基利家繁殖的。所罗门控制了当时世界的十字路口,掌握了从埃及通往西北小亚细亚、东北美索不达米亚的商道,所以能进口最好的车和马,然后出口给西北的「赫人诸王」和东北的「亚兰诸王」(17节),从中获利。
- 本书并没有对所罗门的财富做出任何评价,但本书最初的读者、也就是被掳回归的百姓都知道神的律法:「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不可再回那条路去。』」(申十七16),但所罗门不但为自己加添了大量马匹(14节),也派人回埃及去做马匹生意(17节);律法又规定王「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申十七17),但所罗门却「在耶路撒冷使金银多如石头」(15节)。所罗门在物质上的丰富(14-17节),一方面是神所赏赐的「资财、丰富、尊荣」(12节),好用来建造圣殿(二1);但另一方面,这些恩典也会让所罗门被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所试探,虽然圣殿建成了,但所罗门的心却越来越偏离神,国度最终被神夺回(十15;王上十一11)。同样,我们若不「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四10),恩典越多,就越容易骄傲;恩赐越大,就越容易跌倒;虽然神的工作做成了,但做工的人却难免神的管教。
- 所罗门蒙神大大赐福,却在恩典中留下了破口。这提醒读者:人的努力既不能成就大卫之约、也不能维持大卫之约。所罗门的敬虔并没能持久,但神却应许「他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代上十七14),本书最初的读者在被掳七十年后仍能回归,唯一的解释就是神的作为:祂必负责成就祂的应许。同样,两千年的教会历史,也写满了人的软弱和失败,但教会却屹立不倒,唯一的解释也是神的作为:神要使用软弱的教会在地上作基督的见证,显明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历代志》背景
《历代志》的希伯来名是「编年史????????? ??????????/ Divrei ha-Yamim」。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历代志上、下》是同一卷书,紧接在《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之后。七十士译本将《历代志》分为上下两册,并用希腊文「补遗 Paraleipomena」作为书名。耶柔米在他所译成的拉丁文武加大译本里保留了这个传统的希腊文书名,但却建议:「我们称呼这整个神圣的历史为历代志(Chronikon),会更合适。」
本书的重要性长期被教会忽视,因为:1、「补遗」这个名字,使本书被误以为只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补充或附录;2、本书有多达十四章的家谱(代上一至九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章),被认为枯燥乏味;3、本书记录了许多与《撒母耳记》和《列王纪》重叠的史实,被认为重复多余。但《历代志》是继《诗篇》和《以赛亚书》之后章数最多的旧约书卷,篇幅本身已经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到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德文译本采用了「历代志 Chronikon」这个名字,英文译本也采用这个书名(Chronicles),意思是「年代记录、编年史」,与原来希伯来名的意思相符。从此,圣灵的光照再次被开启,让我们看到这是新约教会极为需要的一卷书。
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 / Tanakh)中,《历代志》是《圣卷》的最后一卷,也是整本希伯来圣经《塔纳赫》最后一卷。《塔纳赫》的名字Tanakh由三个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代表以下三部分、24卷书:
- 《妥拉》(Torah / ????):意思是「指导、教导」,共5卷。顺序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 《先知书》(Navim / ??????):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现代顺序是: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后期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先知书)。
- 《圣卷》(Ketuvim? / ??????):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现代顺序是:诗歌(诗篇、箴言、约伯记),五小卷(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历史书(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
《历代志》的最后一段(代下三十六22-23)与《以斯拉记》的开头(拉一1-3)几乎相同,所以犹太传统认为《历代志》的作者就是文士以斯拉。现代圣经学者并不能确定本书的作者,只能确定本书最初的读者是被掳回归的百姓,大约成书于主前5世纪中叶以斯拉的时代,对应于中国的战国初期。本书大量引用古代史料,广泛融合旧约圣经,涵盖了从《创世记》一直到《列王纪》的历史,包括四个阶段:
- 从亚当到大卫的家谱(代上一1-九44);
- 大卫的历史(代上十1-二十九30);
- 所罗门的历史(代下一1-九31);
- 南北分裂后犹大诸王的历史(代下十1-三十六23)。
古代中东的历史文献(王室碑文、史诗和编年史)大都是君王赞助编写的,编撰者关心的并不是记录历史,而是美化君王、巩固政权。同样,对于古代以色列人来说,若是单单列举客观事实,却不能带出应用的价值,这样的史实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今天所谓「客观」的历史学家,也都有各自的修史原则、表达各自的历史观点;如果现代人觉得古人的资料「不够可靠」,古人也会觉得现代人的资料「缺乏价值」。因此,无论是阅读现代还是古代的史书,读者都必须了解作者的修史原则,才有可能重构当时的历史。
选民的历史是启示,选民的修史原则也是启示。因为神不但是历史的原因,也是解释历史的根据;祂不但始终活跃于历史当中,也乐意让人知道祂所带领的历史走向。《历代志》虽然记录了从亚当一直到被掳百姓回归的历史,但却不是与《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平行的另一本历史记录,也不是对历史的补充,而是对历史的注解。本书对史实的记录是选择性的,目的不是罗列历史事件,而是解释历史事件背后的属灵真相,让读者看出万事都被编织在神的救赎计划当中,这个伟大的计划就是驱动历史的力量。因此,在这些记录里,神比人重要,国度和圣殿比政治和军事的成就重要;而以色列作为立约之民的身分和功用,比历史事件的细节更重要。
在希伯来圣经中,《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属于《早期先知书》,是被掳回归之前完成的,重点是发表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好作为后人的鉴戒;而《历代志》属于《圣卷》,是被掳回归以后完成的,重点是解释历史背后的属灵真相,好作为后人的勉励。因此,虽然本书记录了许多《早期先知书》中的史实,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围绕国度和圣殿的主线,或浓缩、或省略、或扩充,有不同的启示重点:
- 《早期先知书》记录了眼见的历史,而《历代志》解释了历史背后的属灵真相和原则;
- 《早期先知书》强调的是人在历史中的失败和悖逆,而《历代志》强调的是神在历史中的带领和挽回;
- 《早期先知书》的史实以北国以色列为主、南国犹大为辅,而《历代志》只关注神在救赎计划中的拣选主线,几乎忽略了北国;
- 《早期先知书》的结尾是被掳的大卫后裔被抬举,让落在失败中的百姓看到了神恢复的曙光;而《历代志》的结尾是神开启了选民回归的大门,让回归的百姓体会神的拣选没有后悔(罗十一29)。
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一位历史学家,而是一位神学家;他的重点不是叙述历史,而是解释历史。因此,作者假设读者已经熟悉旧约的历史,而把重点放在对史实的神学反省上,好让回归的百姓认识到:神拣选了大卫和他的后裔,在地上建立永远的宝座,也拣选了耶路撒冷的圣殿作为敬拜祂的地方。因此,虽然神允许立约之民暂时被掳、圣殿暂时被毁,但祂对国度和圣殿的旨意绝不会改变。神当年应许的大卫之约(代上十七3-14)和对所罗门献殿祷告的回应(代下七12-22),对回归的选民仍然有效,也对亚伯拉罕的属灵后裔永远有效。大卫之约并不是倚靠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是神「亲口应许,亲手成就」(代下六15),所以,「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六19)。
犹太大祭司常常在赎罪日晚上阅读《历代志》,免得陷入沉睡(《密西拿 Mishnah》?Mishnah Yoma 1:7)。今天的信徒如果要在末世保持警醒,也当求圣灵借着这卷书,让我们看清世界风云诡谲背后的属灵真相:「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二14-15)。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