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1章逐节注解、祷读

【申一1】「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 申命记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摩西去世前一个月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5节)「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1节)。「以色列众人」(1节)原文是「全以色列」。摩西五经一般用「以色列人」、也就是「以色列的子孙」(2节)来称呼神的百姓;但申命记里常用「以色列众人」这个称呼来表明,摩西说话的对象不但包括当时的以色列人,也包括将来的子孙后代(五3)。本书中的「你们」和「你」都是把以色列人当作一个整体来说的,常常不分旧世代、新世代还是将来的子孙后代,并且单复数混用。这种修辞方式在古代中东的条约和其他文献里都很常见。
  • 「亚拉巴」(1节)的意思是「荒野」,指从加利利海到亚喀巴湾之间的约旦河裂谷(Jordan Rift Valley),死海因此又被称为「亚拉巴海」(三17;四49;书三16;十二3 ; 王下十四25)。「疏弗、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都是从西奈山前往摩押平原所经过的地方,但准确位置不能确定。

【申一2】「(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

  • 「何烈山」(出三1;十七6;三十三6)在圣经里大都被称为「西奈山」,是神颁布律法、与百姓立约的地方(出十九20)。「何烈」的意思是「沙漠」,而「西奈」的意思是「多刺的」。在申命记里,除了三十三2,大都称「西奈山」为「何烈山」;可能「何烈山」指整个山脉,而「西奈山」是其中一座山峰。「西珥山」是以东的别名,是以扫的后代以东人居住的地方(创三十六9)。「加低斯·巴尼亚」就是「加低斯」或「巴兰旷野的加低斯」(民十三26),位于迦南地的南端边缘,以色列人曾从这里打发十二探子窥迦南(民十三3)。
  • 从与神立约的「何烈山」到应许之地的边缘「加低斯·巴尼亚」,只需要「十一天的路程」,就可以从南面直接进入迦南。但以色列人因为「不信从」(来三18),竟然走了三十八年,才从「加低斯·巴尼亚」转到「摩押地」,从东面进入迦南。因此,神特地让摩西提醒百姓「十一天的路程」用了三十八年才走完的经历,让百姓思想将来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是根据眼见的环境来决定自己的道路,还是凭着信心跟从神的带领。

【申一3】「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借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申一4】「那时,他已经击杀了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来、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

  • 摩西去世以后,「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申三十四8),之后至少过了三天(书一11;二22;三2),于「正月初十日」过了约旦河(书四19)。因此,「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3节)是在摩西去世之前一个月左右,大约是主前1407年阳历一至二月冬天。摩西在去世之前一个月写下了申命记,阐明「耶和华借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3节),作为他的属灵遗嘱。
  • 以色列人打败「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事,参看民二十一21-35注解。「希实本」的意思是「堡垒」;「以得来」的意思是「好的牧草地」;「亚斯他录 Ashtaroth」的意思是「星辰」,是噩王国敬拜生育与战争女神、巴力之妻「亚斯她录」的中心,中文圣经为了区分,在这个词作地名时译为「亚斯他录」,作假神的名字时译为「亚斯她录」。迦南人的假神「巴力和亚斯她录」代表农业社会对丰饶和多产的追求,很容易吸引人「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士二13)。因此,神特地让摩西提醒百姓,无论是环境里的难处「堡垒」、满足肉体舒适的「好的牧草地」,还是偶像「亚斯她录」,都没有办法阻挡神的得胜;而难处、舒适和偶像,正是神百姓的三大仇敌。
  • 摩西向新世代的百姓陈明律法之前(四44),首先回顾了三十八年的旷野飘流(一1-四43)。而在开始回顾神一路带领和建立信心的历程之前,神先让他提醒百姓「十一天的路程」(2节)用了三十八年才走完的失败经历,也提醒百姓战胜「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得胜经历。人若只看经历的表面现象,不注意背后的属灵原因,不是会在失败中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是会在得胜中骄傲自义、藐视弟兄。但神把这两件事情连在一起,让百姓能思想这一切经历背后的原因:人若定意偏行己路,结果必然是三十八年的旷野飘流;人只有「专心跟从」神(36节),才能承受神的恩典和应许,支取神的得胜。

【申一5】「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说:」

【申一6】「『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申一7】「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这山地的各处,就是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黎巴嫩山又到幼发拉底大河。」

【申一8】「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 「讲律法说」(5节)原文是「开始阐明、解释这律法,说」。「讲」原文是「阐明、解释」,申命记的主题就是阐明神的话语:先是解释律法,然后劝诫百姓遵行。从第五章开始,摩西作为神与人立约的中保正式阐明律法,而神在申命记中只有几次以第一人称说话(三十一14-23)。
  • 摩西的回顾不是从出埃及开始,而是从「何烈山」(6节)开始的,因为申命记的主要内容,就是阐明神在西奈山所颁布的律法。百姓在西奈山与神立约、接受律法,「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那时,百姓「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6节),他们已经用了一年时间来学习律法,神开始要求他们在行走中进行实际的学习。
  • 「山地」(7节)指迦南地中央贯穿南北的「犹大山地」(书十一21)和「以法莲山地」(书十七15)。「高原」(7节)原文是「低地」,特指从犹大山地向西下降到沿地中海平原的地带「示非拉 Shephelah」。「南地 Negeb」(7节)原文是「干旱、烧焦」,特指迦南地南面死海、地中海和亚喀巴湾之间的三角形旷野。「黎巴嫩山」(7节)指迦南地北部的黎巴嫩山脉。
上图:应许之地的三维图。黑门山到哈马口之间的区域不在图中。

上图:应许之地的三维图。黑门山到哈马口之间的区域不在图中。

上图:应许之地「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黎巴嫩山又到幼发拉底河」(申一7)的示意图。但图中的北界和东界并不能确定。北界可能只到哈马口一线,这里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边缘。而东界并不包括基列地。

上图:应许之地「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黎巴嫩山又到幼发拉底河」(申一7)的示意图。但图中的北界和东界并不能确定。北界可能只到哈马口一线,这里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边缘。而东界并不包括基列地。

【申一9】「『那时,我对你们说:“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申一10】「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

【申一11】「惟愿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使你们比如今更多千倍,照祂所应许你们的话赐福与你们。

【申一12】「但你们的麻烦,和管理你们的重任,并你们的争讼,我独自一人怎能担当得起呢?」

【申一13】「你们要按着各支派选举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我立他们为你们的首领。”

【申一14】「你们回答我说:“照你所说的行了为妙。”」

【申一15】「我便将你们各支派的首领,有智慧、为众人所认识的,照你们的支派,立他们为官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你们。」

【申一16】「『当时,我嘱咐你们的审判官说:“你们听讼,无论是弟兄彼此争讼,是与同居的外人争讼,都要按公义判断。」

【申一17】「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神的。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我就判断。”」

【申一18】「那时,我将你们所当行的事都吩咐你们了。』」

  • 摩西在提到神命令「你们要进去得这地」之后(8节),突然岔出去提到更早以前设立「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15节)的往事(出十八13-26),然后才提到「加低斯·巴尼亚」的背叛(19、26节)。这是提醒我们,应当好好思想这两件事情中间的联系。
  • 当摩西蒙召的时候,神已经宣告他只是神的代表(出四16)。是神自己「用大能的手」将祂的百姓从埃及领出来的(出十三3),整个出埃及、进迦南的过程,都是神自己在带领、供应他们,「如同人抚养儿子」(31节),「用试验、神迹、奇事、争战、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为百姓行了一切的事(四34)。但摩西的心思一旦被岳父叶忒罗所说的「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出十八18)所占据,神的「赐福」(10-11节)就被看成了「麻烦」、「重任」和「争讼」(12节),人就感觉到「独自担当不起」(9节)。
  • 一旦摩西看环境、看自己,不但信心软弱了,而且忘了神才是真正担当的主,以致走在神的前面设立了「官长」(15节)。在设立这个组织的过程中,有人的主意(13节)、人的赞同(14节)、人的智慧(15节)和人的教导(16-18节),就是没有神的「吩咐」(19节),结果正是这个人以为美的组织,促成了「加低斯·巴尼亚」的悲剧,并且在阻止百姓悖逆的事上毫无功效。

【申一19】「『我们照着耶和华——我们神所吩咐的从何烈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

【申一20】「我对你们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

【申一21】「看哪,耶和华——你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申一22】「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

【申一23】「这话我以为美,就从你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

【申一24】「于是他们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实各谷,窥探那地。」

【申一25】「他们手里拿着那地的果子下来,到我们那里,回报说:“耶和华——我们的神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

  • 十二探子窥探迦南地的事,参见民十三17-26注解。迦南地的人种非常复杂,「亚摩利人之山地」(20节)只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
  • 神已经命令百姓「要进去得这地」(8节),并且亲自带领他们经过了「那大而可怕的旷野」(19节),「已经到了」应许之地的边缘(20节)。百姓既然已经「看见」(19节)神信实的带领,本来更应当凭信心遵行神的命令,立刻「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21节)。但摩西所设立的那些「官长」(15节)却没有凭信心立刻「进去得这地」(8节),而是提出先去「窥探那地」(22节)。这些「官长」是按着人的智慧选拔出来的(15节),他们所做的事自然是根据人的智慧。在争战之前侦察敌情,本来无可厚非(书二1;七2);但人若不是在信心里「窥探那地」,而是倚靠自己的智慧,就会忘记是神「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33节)带领他们经过了「那大而可怕的旷野」,也会忘记这战争的实质是属灵的争战。因此,一旦他们开始倚靠自己的智慧「窥探那地」,就没有办法相信自己能胜过那些「又大又高」(28节)的敌人、攻克那些「高得顶天」(28节)的城邑,结果明明已经看到神「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也不敢上去得着神已经「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许(8节),最后永远也得不着这「美地」(35节)。
  • 设立组织,是摩西提议,众人以为美(14节);窥探迦南,是众人提议,摩西「以为美」(23节)。这两件人「以为美」的事,结果却都很不美,不但产生了信心的破口,而且导致了三十八年的耽延。因此,「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罗十二17原文),并不是人「以为美」就要去做,而是神「以为美」才要去做。「众人以为美的事」,我们更要留心是否合神心意,因为人若不是活在基督里,「众人以为美的事」,常常都不是神所喜悦的事。
上图:加低斯绿洲。加低斯·巴尼亚位于迦南地南端寻的旷野和巴兰的旷野的交界处,有多处水泉,是西奈半岛北部最大的绿洲。

上图:加低斯绿洲。加低斯·巴尼亚位于迦南地南端寻的旷野和巴兰的旷野的交界处,有多处水泉,是西奈半岛北部最大的绿洲。

【申一26】「『你们却不肯上去,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

【申一27】「在帐棚内发怨言说:“耶和华因为恨我们,所以将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交在亚摩利人手中,除灭我们。」

【申一28】「我们上哪里去呢?我们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说那地的民比我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

【申一29】「我就对你们说:“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

【申一30】「在你们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为你们争战,正如他在埃及和旷野,在你们眼前所行的一样。」

【申一31】「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申一32】「你们在这事上却不信耶和华——你们的神。」

【申一33】「祂在路上,在你们前面行,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指示你们所当行的路。』」

  • 不信的百姓害怕迦南人、不肯进入迦南地的事,参见民十三17-十四10注解。
  • 「抚养」(31节)原文是「背负、举起」。在眼见的难处面前,摩西一再提醒百姓,神是与他们立约的「耶和华——你们的神」(26、30、31、32节),因此要信靠一路「背负」他们的神「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四34)。但是,一旦人里面存了「不信的恶心」(来三12),就会「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四4),不但记不起神「争战」(30节)、「抚养」(31节)的恩典,也看不到「火柱」、「云柱」(33节)的带领,心里却被「又大又高」的仇敌、「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的城邑(28节)所占据。接下来就从「不信」(32节)变成怀疑和亵渎(27节),认为神带领他们出埃及的动机不是「爱」(七8),而是「恨」(27节),结果就「把永生神离弃了」(来三12),失去了神的同在(42节)。
  • 考古发现的古代迦南城墙大约高10到15米,虽然高,但也没有夸张到「高得顶天」(28节)。「亚衲族的人」指巨人,主前13世纪阿纳斯塔西第一蒲草纸(Papyrus Anastasi I)中的一封埃及信件,形容迦南有些勇猛的战士身高2.1至2.7米。当摩西回顾这一切的时候,新世代的百姓已经在神的带领下轻易击杀了与「亚衲族」一样高大的「巴珊王噩」(4节)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民二十一34-35),所以尤其能体会旧世代百姓「不信耶和华——你们的神」(32节)、自己吓自己带来的亏损。

【申一34】「『耶和华听见你们这话,就发怒,起誓说:」

【申一35】「“这恶世代的人,连一个也不得见我起誓应许赐给你们列祖的美地;」

【申一36】「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必得看见,并且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因为他专心跟从我。”」

【申一37】「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申一38】「伺候你、嫩的儿子约书亚,他必得进入那地;你要勉励他,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

【申一39】「并且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必被掳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恶的儿女,必进入那地。我要将那地赐给他们,他们必得为业。」

【申一40】「至于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 神向百姓发怒的事,参见民十四11-35注解。
  • 以色列人以四十年为一个世代,「这恶世代的人」(35节)不能进入迦南,表示等四十年后,才得进入迦南。
  • 神向摩西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37节),是第二次来到加低斯的事(民二十1、12)。而神选定约书亚代替摩西「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38节),是在摩押平原的事(民二十七18-20)。但摩西在回顾往事时,把这几件事合在一起说,是提醒百姓,他「受了亏损」,是因为百姓不信的缘故,「因他们惹动他的灵,摩西用嘴说了急躁的话」(诗一百零六33)。
  • 「伺候你」(38节)原文是「站立在你面前」,代表仆人或助手。
  • 「不知善恶的儿女」(39节),包括二十岁以下的少年,他们还不能老练地分辨是非。
  • 人若没有信心跟从神进入迦南,就只能「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继续在「大而可畏的旷野」(19节)里绕行,重新学习信心的功课。
上图:「红海的路」从加低斯出发朝东南方前往红海的亚喀巴湾,这是西奈半岛贯通南北的古道。而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过的红海,是红海的苏伊士湾附近。

上图:「红海的路」从加低斯出发朝东南方前往红海的亚喀巴湾,这是西奈半岛贯通南北的古道。而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过的红海,是红海的苏伊士湾附近。

【申一41】「『那时,你们回答我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照耶和华——我们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于是你们各人带着兵器,争先上山地去了。」

【申一42】「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

【申一43】「我就告诉了你们,你们却不听从,竟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申一44】「住那山地的亚摩利人就出来攻击你们,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在西珥杀退你们,直到何珥玛。」

【申一45】「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

【申一46】「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

  • 百姓没有听从神吩咐他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40节),擅自进攻迦南,结果惨败而归的事,参见民十四39-45注解。
  • 神发怒之前,百姓不肯进入迦南,是因为「不信从」(来三18);神发怒之后,百姓擅自进迦南,也是因为「不信从」。人常常误以为只要「情愿照耶和华——我们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41节 ),凭着决心和热心「争先上山地去」(41节),就可以在神面前换取怜悯和奖赏。然而,「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十四23)。从肉体里做出来的事,即使是看上去很美,神也绝不会「在你们中间」(42节);从不信里做出来的事,即使是「争先上山地去」,在神面前也只是「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43节);人若不肯听从「耶和华的命令」(43节),神也绝「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45节)。
  • 虽然百姓经历了「何珥玛」(44节)的惨败,但还是不肯立刻照着神的吩咐「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40节),而是「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加低斯」是巴兰旷野里最大的绿洲,百姓好不容易到了这个地方,实在舍不得立刻「往旷野去」接受管教。同样,我们也不是明白了神的心意,经过了失败、有了经历,就肯拣选神的路,因为亚当的后裔都是「体贴肉体」(罗八5)的。然而,我们的神是满有怜悯的神,在这「许多日子」里,神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用恩典和忍耐等待人自己去思想、去体会、去挣扎,最终能拣选「往旷野去」的路。
  • 神借着回顾「加低斯」失败的经历,让新世代的百姓认识到:「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十一6)。而信心的成长没有任何捷径,既不能「弯道超车」,也不能「借船出海」。因此,「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靠着血气「争先上山地」(41节)不能解决问题,「体贴肉体」赖在「加低斯」也无济于事,只有照着神的吩咐「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40节),让旧人倒毙旷野、新人成长起来,才能重新跟上神的脚步。

《申命记》背景

  《申命记》的希伯来名「Devarim / ?????????」取自原文第一句话中的「话语、事情」;英文名「Deuteronomy」就是《七十士译本》希腊文名「Δευτερον?μιον」的拉丁文Deuteronomium,意思是「第二份律法」;中文名也是来自《七十士译本》。《七十士译本》的书名来自十七章18节,这节圣经劝诫将来以色列的王将「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十七18),但《七十士译本》误译为「第二份律法」。然而本书的内容并不是「第二份律法」,而是摩西向新世代的百姓回顾旷野飘流三十八年经历的「事情」,阐明神的「话语」,讲解律法在应许之地的应用,劝诫新世代持守与神的立约关系,谨守遵行神的诫命,在应许之地活出爱神、爱人的实际,保守自己长久地活在应许里。

  《申命记》是《摩西五经》的最后一卷(参见《创世记》第一章附录《创世记》背景),记录了摩西临终之前对以色列人的三次长篇讲话,由摩西大约于主前1407年在摩押平原写成(申一1;三十一9、24)。开始写作的时间是「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申一3),但在圣灵的管理下,在后来的抄写过程中也包括文士的一些补充说明(申三十四5-12)。

  《申命记》是旧约神的百姓生活行为、与神交通、教导后代最权威的依据,也是被新约圣经引用得最多的希伯来文旧约书卷(其它三卷依次是:创世记、诗篇、以赛亚书)。当主耶稣被魔鬼试探的时候,祂总是回答:「经上记着说」(太四4、6、10),引用的就是《申命记》(申八3;六16;六13)。当法利赛人试探主耶稣时,祂也是引用《申命记》来回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申六5)在新约二十七卷书中,只有六卷没有引用过《申命记》(约翰福音、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提摩太后书和彼得前后书)。

  人都是容易忘记的,所以神让摩西带领百姓温习了过去的行走、过去的恩典、过去的失败、过去的得胜,特别是温习了过去与神的立约和领受的律法。人又是容易重蹈覆辙的,所以神又让摩西预言了百姓进入迦南之后的光景,他们的后代将会变得不信、悖逆,以致招来祸患、被赶散到天下,但后来又会悔改、回转,被神招聚复兴、再蒙大福。无论是温习过去,还是预言未来,神的目的都是要向人表明祂自己的性情,给人指明蒙福的唯一道路:「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祂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申二十八1)。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民数记第36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申命记第2章逐节注解、祷读

点我,加官微,防失联